欢迎访问 农村法务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乡村观察

自产农业“芯片” 端稳手中“饭碗”

发布时间:2022-06-08 08:30:10 作者:佚名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厦门路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张文晶小心翼翼将载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柑橘轮斑病分生孢子变化;周静的操作台前摆满大小不一的实验瓶,正在检测柠檬种子;羊炼正操作凝胶成像系统,判读玉米种子的DNA标记检测结果。这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实验,这里是在测试被称为农业“芯片”的农作物种子。通过育种工作,科研人员们让农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性更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粮食安全,对农业现代化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目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在万州区甘宁镇、梁平区蟠龙镇、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建有三个试验基地,一直致力于选育水稻、玉米、小麦、甘薯、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目前有250多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有8个品种通过国审(鉴),在川、渝、黔、滇、鄂、陕、湘等十多个省(市)累计推广新品种面积6亿余亩,带动农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达500多项,为渝东北地区、武陵山区、三峡库区等地的山地高效型农业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07_107826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法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农村法务网 ncf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904号-7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