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农村法务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时评

农业农村厅创新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管理机制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22 14:13:53 作者:佚名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今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围绕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要点、一号文件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管理机制,建全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地见效。

  一、确保“谋”发展的质量。一是固根基,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聚焦“四大提升行动”、自治区农业“五个重点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十大行动”和推进“四权”改革,立足县区实际,把握投资方向,聚力增效产业政策,着力支持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绿色食品、蔬菜等重点产业,集中财力和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任务。二是强弱项,补齐行业发展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木桶原理”观念,紧盯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业内最急需强化的弱项、最急需补齐的短板,科学合理谋划,兜牢农业农村发展底线,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和现代化发展,切实发挥好稳定“三农”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的作用。三是重绩效,推进评价结果运用。对财政支农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产业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效衔接,推动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制度。

  二、创新“管”项目的方法。一是重点工作项目化。按照“五保五提升”工作定位,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将农业农村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归纳为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绿色食品、动物防疫、高标准农田建设、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24个重点项目,统筹安排26亿元资金,以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二是项目管理清单化。按照“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动、信息化监管”的思路,聚焦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解决问题、达到效果、实施进展、进度预警等要素,把宏观的微观化、定性的定量化、原则的具体化,建立项目台账和管理清单在公共区域公开,按月公示项目进度及取得成效,真正做到盯住上面、统筹平面、服务下面;开发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平台,及时跟踪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进度,实现预算、项目、绩效、大数据预警分析的一体化管理,扎实做好项目谋划“上半篇”文章和项目督导“下半篇”文章,把施工图、任务书变成实实在在的实景图、成绩单。三是清单落实责任化。建立健全“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责任明晰、管理顺畅、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管理责任,确定专项、明确专人,设立专班。坚持责任跟着项目走、保障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按照分管领导抓牵头、业务处(局)牵头抓的思路,建立健全包抓机制,各业务处(局)对市、县(区)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适时开展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定期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实现从项目方案制定、资金安排、监督指导、总结验收、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一班人马”全流程、全环节的督导管理。

  三、提高“干”工作的成效。一是围绕“任务、效益”,不断加强项目投入产出比。紧盯“十四五”发展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紧盯国家政策方向、目标任务、投资导向、资金投向,从准确把握方向、分类重点谋划、深入研究论证、夯实前期工作等方面入手,算好投入产出、综合效益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围绕“开源、整合”,持续加大政策项目资金聚集。启动实施“项目提升年”活动,聚焦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环节,引导各市、县(区)用好用活政策,加大统筹力度,汇集各层次、各渠道、各领域涉农资金,提高整合资金用于农业产业的比重,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凝聚政策资金合力和部门工作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围绕“引导、撬动”,努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活水”投入,激励引导社会资本、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平台,推动投资主体由政府“一家投”向“多家投”转变、投资方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强化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制定普惠金融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推动建立多层次、高保障、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体系,千方百计疏通农业农村投资渠道,努力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格局,推动农业优结构、增后劲,把农业基础打得更实,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齐,把“三农”战略后院守得更牢。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202/t20220222_33310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法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农村法务网 ncf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904号-7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