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农村法务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乡村观察

重庆通过“查建控保考”保护好“饭碗田”

发布时间:2022-02-15 11:22:43 作者:佚名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日报讯 (记者 赵伟平)2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全市将做好“查、建、控、保、考”五项工作,坚决守住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我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地块较为零碎、坡耕地比重较大,退化耕地面积较大,被称作“巴掌田”“鸡窝地”,耕地保护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做好耕地保护首先要摸清全市家底。在“查”方面,今年我市将在国土“三调”查清耕地数量分布的基础上,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联合监测全市耕地作物种植情况,并利用3-5年时间开展全市土壤普查,查清全域耕地质量状况。目前全市各区县、乡镇正通过第三方平台,对区域内的撂荒地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和清理。

  在“建”方面,我市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耕地的质量。目前,通过土地整理整治,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今年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制种基地为重点,新建226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及对5万亩农田进行宜机化示范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810万亩,改造提升202万亩。同时,启动实施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建成一批“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

  在“控”方面,我市将严格按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发展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发展粮、油、糖、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新建高标准农田至少种一季粮食”的原则,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尤其是加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耕地的管控。同时,将按照每3.5万亩一个监测点的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网络,持续开展地情、墒情、肥情、环情的长期监测,有效控制化肥农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减少农膜残留。

  在“保”方面,耕地保护的底线就是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1081万吨以上。为此,我市将继续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同时,在13个区县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10万亩,有效遏制土壤酸化势头,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有机肥施用、深松深耕等技术,不断提升耕地基础地力。

  在“考”方面,我市将继续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强化党政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把管控耕地“非粮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作为考核重点内容,严格奖惩。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2/t20220214_103883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法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农村法务网 ncf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904号-7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