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坡生“金笋”:天峨甜竹笋“破土生金”
发布时间:2025-09-29 03:27:17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车行至河池市天峨县纳直乡,群山如黛间,连片的水果甜竹林顺着山势铺展,翠绿的竹影在风中摇曳,浅褐色的笋尖从土里冒头。 这抹扎根山野的“生态绿”,如今成了当地群众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更让曾经的山间荒坡,蜕变成了生态与产业共生的乡村振兴沃土。
甜竹笋在竹林里茁壮生长
“以前在山里种玉米、红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也就够个温饱。”说起过去的日子,种植户韦振祥的语气里满是感慨,“直到政府把水果甜竹的种植政策送到家门口,我们才有了新盼头。”
2021年,天峨县锚定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将竹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为解决农户“引种难”的后顾之忧,当地为新型经营主体送上每亩1200元的种苗补贴,同时同步推进冷链仓储、电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产销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的春风里,种竹大户李振祥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人。2021年,他率先试种40多亩水果甜竹,次年又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当第一批甜竹笋破土而出时,试种的甜竹亩产突破1800斤,按当时 3.5元/斤的地头价计算,仅首批竹笋就为他带来了近25万元的收益。
“真金白银的收益摆在这里,乡亲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李振祥笑着说。在他的带动下,12户农户主动加入种竹队伍,100多亩甜竹林陆续种满了山间荒坡,曾经闲置的土地,如今冒出了一根根“希望笋”。
科技特派员在现场做技术指导
初秋时节,正是甜竹笋的采收旺季。走进李振祥的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竹香,农户们挎着竹篮穿梭在竹林间,小心翼翼地将刚挖出的甜竹笋放进篮中。不一会儿,新鲜脆嫩的竹笋就堆成了小山。
“这笋子不仅好吃,更是我们的‘钱袋子’!”正在采笋的村民韦大姐一边麻利地剥去笋衣,一边算起了增收账,“现在在地头采笋,一天能挣 100多块钱,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能照顾到,比外出打工踏实多了。”
如今,基地的甜竹已进入盛产期,亩产稳定在2000斤以上,地头价也涨到了5元/斤,每亩年收益轻松突破1万元,这是传统农作物收益的3倍多。产销两旺的甜竹产业,不仅让种植户的腰包鼓了起来,更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生态得保护、百姓得实惠”的双赢。
新采收的甜竹笋
“光卖鲜笋还不够,我们要让甜竹的价值‘吃干榨净’!”谈及产业未来,纳直乡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目前,当地正持续优化竹产业布局,积极探索深加工路径:计划推出甜竹笋罐头、笋干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对接电商平台,让纳直甜笋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甜竹笋冷库储藏保鲜
山间的甜竹林还在生长,这根小小的甜竹笋,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天峨县纳直乡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从破土而出的“希望笋”,到鼓胀腰包的“致富笋”,再到孕育未来的“振兴笋”,纳直乡正用一根甜竹,让“一根甜竹撑起致富梦”的故事,在山野间不断延续,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动人篇章。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c/t260128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