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梧州市晚稻“寒露风”防御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5-09-29 02:47:32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梧州市常年“寒露风”出现时间。也是我市晚稻抽穗扬花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遭遇严重“寒露风”天气危害,将会影响晚稻的抽穗,造成严重包颈,降低结实率而造成减产。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晚稻“寒露风”防御工作,确保晚稻增收丰产。
一、调节水分,做好“寒露风”前抗寒保温
坚持“湿润为主、以水调气、水气协调”,确保晚稻安全避过寒露风影响。干冷型“寒露风”来临时,对未抽穗的晚稻,夜间灌深水5~8厘米、次日日出后排出,提高田间温度,增强稻株抗寒能力,确保安全生长;对正在抽穗扬花的晚稻,灌深水保温御寒,若昼夜温差较大,亦可采用日排夜灌方式,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土壤温度,减轻灾害损失。湿冷型“寒露风”到来前,要挖好田边沟、田中排水沟,疏通田外排灌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二、科学施肥,加强“寒露风”后抗逆提产
寒露风过后气温回升时,每隔5~7天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100~200g/亩)等叶面肥,连喷2~3次。或施用适量钾肥(3~5kg/亩)恢复稻株活力。1.对已抽穗的晚稻,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九二〇”,促进齐穗,减少包颈。2.对已受害而不能正常抽穗的晚稻,在寒露风过后每亩叶面喷施“九二〇”1~2g促进抽穗,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各地可结合开展晚稻“一喷多促”,合力推进防御措施落实。
三、病虫防控,抓好“寒露风”后减损增产
“寒露风”过后,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和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指导种植户用对口农药适时开展统防统治。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等流行性病害,以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落实破口期前和抽穗期预防措施,严防病虫暴发成灾。穗颈瘟可选用春雷霉素、稻瘟灵、三环唑等药剂;纹枯病用选用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噻呋酰胺等药剂;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噻菌铜、枯草芽孢杆菌、叶枯唑等药剂;稻曲病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等药剂;稻纵卷叶螟可用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四氯虫酰胺等药剂;稻飞虱可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60137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