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践 | 胡子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懈奋斗
发布时间:2025-07-22 14:46:01 作者:佚名 来源: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感受到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以城市内涵式发展支撑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着力推进“一个优化、六大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了我们对城市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建设是城市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领域,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将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锚定目标、扛责在肩、主动作为,争取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中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下一步,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
第一,构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我们将对标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系统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稳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一是打造好“里子”工程。结合“两重”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引导建设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安全韧性能力,激发投资潜力,助力扩内需、稳增长。

实地调研浙江诸暨城市河道治理以及国债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二是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坚持整体谋划、协同实施,不断完善城市快速干线、生活集散、绿色慢行三个系统,加快构建系统健全、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智能绿色、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三是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助力城市建设内涵式发展。
第二,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民生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我们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一是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惠及更多群众。
二是推进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供热设施改造更新,全面提高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在保障供热达标基础上,有序推进舒适供热,让城镇供热“暖身更暖心”。
三是结合实际需求推动“小而美”的市政类工程。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二次供水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三,打造更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我们着力推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品质。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马凼小区配套设施
一是全面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实施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工程、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和污水污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程,持续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水平。
二是稳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持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助力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质。
三是系统提升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以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着力点,着力解决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有效遏制偷排乱倒问题。
四是持续提升公园绿地服务能力。坚持全龄友好、开放共享,科学合理、节俭务实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增量结构调整和存量品质提升,持续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数量,进一步完善城市绿色空间结构,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需求。
第四,筑牢更加坚实的安全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安全韧性水平。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风险挑战,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一是显著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以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推进燃气安全整治,督促指导各地完成“十四五”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计划任务。“十五五”期间,持续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做到应改尽改、动态清零。
二是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统筹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建立健全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加快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快实现新城区不“看海”、老城区不积水目标。
三是增强城市道路桥隧安全韧性。对老旧道路桥隧进行安全韧性提升改造,提高防灾抗灾和安全保障能力,防范重特大事故风险,提高防御重特大自然灾害水平。同时结合安全改造,布设物联感知、预警等安全监测设备,提升事故风险感知和预防能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部党组部署,加快研究落实工作方案,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文件,结合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实施,以有力有效举措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