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畴“新”意浓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4:32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骄阳似火,田地葱茏。在藤县广袤的土地上,“新”的希望正在拔节生长。
这里的“新”,是指传统作物的焕新升级。新的种质资源、新的生产技术,让农业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这里的“新”,是全新作物的规模种植。韭黄、可食用仙人掌……这些以往在藤县甚至广西都不常见的农作物,如今却依托这片土地,闯荡更广阔的市场。
这里的“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以奖代补、认证认可、品牌培育、延链强链……藤县正以“设施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打下坚强的经济基础。
1 老产业新种质
藤县和平镇,中国葛根之乡,其葛根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粉葛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全国最大的无渣粉葛种植基地。
6月7日,记者走进和平镇粉葛新品种栽培种植示范基地,只见连片的葛苗正茁壮成长,绿油油的藤蔓沿着1米多高的竹竿攀爬。“这是今年3月种植的桂葛1号新品种。”基地负责人、广西藤县绿色田园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冬梅说,该基地建立还不足三年,主要功能是试种粉葛新品种。
桂葛1号在和平镇已经种植了10多年,品种出现退化,农户收成明显受到影响。来自藤县种植业技术服务站的广西科技特派员吴晓宇告诉记者,该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科院在和平镇设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研发培育了桂葛1号、桂粉葛1号新品种种苗。经试验种植证明,新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淀粉含量高、产量高等优势,今年已经大量发放给农户种植。
和平粉葛具有皮薄、质嫩、粉多、无渣等优点,早已全国有名。但和平镇并未躺在“安乐窝”里,而是紧盯市场需求,不断推进产业迭代。
首要是种质资源的优化。该基地内,按照药用、食用、加工等功能,共种植了10个葛根品种。藤县研发培育的桂葛1号、桂粉葛1号新品种种苗正逐步在全国推广,此外,还培育有桂葛16号、桂葛18号等药用品种,申请葛根生产技术专利5项。
如今,除了向全国供应优质粉葛,和平镇还是全国最大的葛苗培育供应基地,葛根苗培育常年保持在8000万株以上,每年向区内外供应种苗5000多万株。
2 新作物新赛道
金鸡镇旺国村,马路边几十亩的土地里,去年刚刚种下的仙人掌已经长到1米多高。“这可不是观赏植物,而是水果和蔬菜。”藤县仙红运仙人掌基地负责人胡碗霞笑着说。
这种仙人掌是燕沃红果仙人掌,原产地为墨西哥,其果实纯甜、籽少,叶片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眼前,仙人掌上已长出嫩绿的果实,有婴儿拳头般大小。胡碗霞介绍,仙人掌果实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市场价格非常高,每公斤40—50元。
这样一个冷门“赛道”,金鸡镇是如何嗅到商机的?原来,该镇为促进农民增收,曾到国内多地考察。去年7月,该镇考察团来到“中国仙人掌第一村”云南省文山市庄子田村,考察了当地仙人掌种植情况和市场前景,认为金鸡镇土壤也适合种植这种耐旱经济作物,且国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外市场拓展空间巨大,率先布局可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金鸡镇已在金鸡村、秀安村、旺国村多地种植300余亩可食用仙人掌,有50亩进入挂果期,预计九月进入成熟期,有望成为梧州乃至广西首批仙人掌果。
藤县也是传统蔬菜种植大县,去年蔬菜种植面积达61万亩,产量171.08万吨。粉葛、萝卜、大头菜、菜心、芥菜、芹菜……近年来,该县更是紧跟市场步伐,极力探索种植各类新品种。
在和平镇新良村,田地里绿油油的韭菜连成一片,韭菜旁边放着锥形圆筒。“长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给它套上遮光筒,让韭菜转化为韭黄。”基地负责人黄银梅说,目前韭黄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受欢迎,每亩年均利润可达1万元。
规模种植韭黄不过两三年,如今,藤县韭黄种植面积已突破3000亩,孵化出13个种植企业(大户),受益农户4000多户。
3 新技术新希望
如果说新种质、新品种开辟了新的赛道。那么,新设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藤县农业加速奔向现代化。
在和平镇粉葛新品种栽培种植示范基地,埋设着一根根黑色的水管,不远处耸立着高大的水罐。经水管滋滋冒出的水肥,给予了粉葛新品种最舒适的生长条件。
而在韭黄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采用的是喷淋技术。1米多高的喷头,将水肥均匀地喷洒在韭黄上,更利于作物生长。
“我们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吴晓宇告诉记者,除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外,藤县还大力引进、推广使用“三避”、测土施肥、集约化育苗等技术,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藤县已建成设施蔬菜基地9个、连片百亩设施水果基地47个,设施园林水果面积达3.22万亩;有设施食用菌企业3家,设施渔业养殖水体总量达1.2万立方米。
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化”。藤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坚持强农、兴农、富农理念,重点利用衔接资金,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开辟出一条坚实的农业发展道路。
去年,藤县投入衔接资金4600万元,实施9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共发放奖补资金4567万元,惠及2万户农户。同时还实施了一批农村产业道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助力农业降本增效,让广大农民心无旁骛谋发展。
为了助农增收,藤县全力加强涉农商标品牌建设。“藤县粉葛”“藤县八角”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去年,藤县农产品新增香港优质“正”印、香港绿色标志和广西优质等各类认证证书113张,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影响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目前,藤县出台了新的设施农业项目奖补实施方案,正抓紧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