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同安镇人大:“玉”见代表力量,奏响丰收乐章
发布时间:2025-07-11 11:08:00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产业兴旺是基石。平乐县同安镇人大精准发力,聚焦鲜食玉米产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与模范带头作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让金黄饱满的玉米成为增收致富的“金豆子”,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
成立专班,推动土地高效流转。为实现鲜食玉米规模化种植,土地流转是关键,同安镇成立了以人大主席为组长的专班工作组推动鲜食玉米示范区项目工作,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其中。人大代表依托联络站,搭建起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定期接待来访村民、设置意见箱、线上收集建议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村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看法与诉求。工作组结合代表反馈的民意,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手册、入户讲解等方式,深入解读土地流转政策与规模化种植的优势,打消村民对土地收益和使用权的顾虑。同时引入具备现代农业种植经验的广西凯硕农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村民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期限、租金标准及支付方式,保障村民合法权益。针对村民提出的“租金涨幅机制不明确”“土地流转后就业保障不足”等具体问题,联络站将收集到的意见分类整理,形成专题报告反馈至专班工作组。 工作组积极与广西凯硕农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商,优先吸纳流转土地村民参与玉米种植、田间管理、玉米采摘加工等工作,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为期3个月的努力,以每亩每年600元的租金,整合分散土地300亩,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为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同安镇鲜食玉米示范区以“智能+农业”为核心,开启智能化耕种新时代。引入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设备,实现耕地、播种、灌溉等环节的精准作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加工环节,人大代表助力企业引进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走进鲜食玉米加工厂,清洗、漂烫、降温、真空包装、高温杀菌等一系列加工工序一气呵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玉米的新鲜口感与营养成分,每小时产量可达3600穗左右。而且通过严格的食品加工标准,确保每一件产品都安全、美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拓展市场,畅通产业销售之路。产品生产出来,销售是关键。同安镇人大积极协助企业拓展市场,多渠道畅通销售路径,让鲜食玉米走出本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人大代表们积极探索“互联网 + 农业”模式,企业与电商平台展开合作,搭建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下单、产地直发”。通过电商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让鲜食玉米能够快速抵达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同时,还与多家大型商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鲜食玉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如今,同安镇的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鲜食玉米示范区种植玉米300亩,今年第一季的总产量达600吨,产值达800万元。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参与产业生产,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这一份份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同安镇人大代表们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未来,同安镇人大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持续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